方坚,教授、主任医师,现任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副院长,第三批全国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人。广东省中医药学会中西医结合骨伤科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擅长中西医结合诊疗骨伤疾患,解决骨科疑难杂症,在中医药参与、中西医结合治疗骨肿瘤和骨病等方面有较深入的研究。 (本报记者 蔡卫杨 通讯员 边江红)
名医养生经
豁达生活 适时活动
年近花甲的方教授说,自己并没有让繁忙的工作时光消磨了自己的豁达之情。做人最重要的是心态,有追求、无要求的心态是最好的养生观。
教授会适时地利用时间锻炼身体,像以前手术多的时候,没有完整的时间去活动,就会在工作的空闲时间吊吊门框,缓解疲劳。而在完整的休息时间,方教授会选择到郊外打打拳,或者与老友散步,放松身心。
名医故事
耳濡目染 艰辛踏上中医路
出生于潮汕惠来的方坚教授秉承着潮汕民众拼搏向外的传统,自小生活在农村的方教授一直渴望着出去拼搏一番,因此对新鲜的东西都十分乐于去接触。身处农村缺医少药的环境下,中医郎中几剂中药常常能解决乡亲的病痛,而方教授的父亲是当地教师,空余之时也喜欢自学中医,特别是外科杂症方面经常能够为邻里家人排忧除病,得到乡村父老的尊重。老父亲经常能够用一些不知名的药草为大家治好疾病,让方教授逐渐开始爱上中医,并立志要成为一名中医医生。
“好事多磨”这句话用在方教授身上确实是不言过。1977年恢复高考的第一年,方教授就报名参加考试,但是由于过于迫切的心态,方教授没有如愿考上大学。虽然说事不过三,但是方教授还是在第四次参加高考才如愿考上了广州中医药大学。“正是这几次连续的挫折,让自己更加清楚自己的定位,要完成一件事特别是对待严谨的医学之路,要付出两倍的努力,甚至更多的努力才能够在这个领域取得更大的成功。”方教授对记者语重心长地说。
在大学五年,方教授珍惜来之不易的进修机会,刻苦钻研,踏踏实实打下医学基础,并最终选择走上了骨科之路。
治病与学习并重 与时俱进治疗骨病
大学毕业后,方教授留在了广东省中医院工作,像其他年轻骨科医生一样奋斗在第一线,经常会三餐对不上点。即使是这样,方教授仍然不忘在自己的骨科领域里加强学习。辗转德国、北京、上海等地,不断地加强自己在骨科治疗方面的知识。“不论中医或者西医,只要能治好病的医术,就是艺术。”方教授说。
方教授临床治疗强直性脊柱炎时,善于辨证论治运用中药配合西药治疗,每获良效。“强直性脊柱炎好的治疗效果就是缓解症状,控制炎症,防止脊柱、髋关节僵硬畸形,保持其最佳功能,中西医治疗效果往往会更加明显。”方教授解释说。
而对于腰椎间盘突出症,方教授强调手术切除突出物虽可以达到减压目的,但又常产生诸多手术并发症,如腰椎不稳、疤痕粘连等,所以对手术治疗的适应症要严格把关,要把保守治疗方法作为首选。其中,方教授的手法治疗师古而不泥,虽然其手法技巧于传统手法无异,但对施用的时间及动作摆设很有讲究。一般急性期多以轻巧手法为主,得舒则止;缓解期则结合病情灵活运用其经验总结的三位治脊法,常可缓解病情,促进康复。
健康忠告
养生需先养骨
方教授认为,各疾病的病因基本上均可从内外因两方面进行认识,骨性关节炎亦然。内因责之肝脾肾亏虚,筋肉骨失养。外因责之外邪侵袭,筋脉痹阻;外伤损害,瘀血阻滞。
“老人家都喜欢自己学习很多的运动锻炼方法,像‘米字操’、拉筋、跳舞,同伴一多,就玩得开心,有时锻炼就变成了强度过大的运动了。”方教授提醒,老人家在养生需先养骨,运动很重要,但切记为运动而运动,要知道生命在于运动以静养。动,是指在缓解期通过功能锻炼,促进气血流通,加速祛瘀生新,加快组织功能恢复。静,是指对本病急性发作期的治疗,强调患者卧床静养,以达到缓解肌肉痉挛、减轻局部水肿、炎症的目的。
而对于骨性关节炎,方教授主张三因制宜施治:因时制宜指其感受外邪发病多与季节有关,如春季多风湿,冬季多寒,治疗对应予祛风化湿、温通散寒之品;因地制宜指广东地处岭南,气候多湿热,发病亦有夹杂,出现湿热偏盛时予清热祛湿之品;因人制宜指个体化治疗,对不同患者辨证论治,指导功能锻炼。
http://lrb.dayoo.com/html/2014-03/16/content_2569917.htm
方坚:除病养骨以养生(3月16日)老年报 A5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