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作名称:《黄帝内经》 |
心得体会 |
《黄帝内经》是祖国医学四大经典著作之一,该书据考证成书于秦汉时期。其归纳春秋至战国时期的医疗经验和学术理论,并吸纳了秦汉以前各个学科的理论精髓,运用阴阳、五行、天人合一的理论,全面阐述人体生理、病理,疾病的诊断、防治,确立了中医学独特的理论体系。《黄帝内经》包括《素问》81篇和《灵枢》81篇,各9卷。它分别从阴阳、五行、脏腑经络、病因、病机、诊法、治则、针灸等方面作出了比较系统的理论概括和认识。 《黄帝内经》把人的形体和精神看作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认为人体病变可以影响精神,精神变化又导致机体发生变化,即为“形神合一”观。同时人体与外界环境相互关联影响;人必须按照自然界的变化来调节饮食起居和精神活动,即为“天人相应”观。《黄帝内经》一方面认为形为神之本。神必须依附于形体才能存在,且其功能只有在机体健康时候才能正常发挥。另一方面认为神为形之主。“精神内伤,身必败亡”;“得神者昌,失神者亡”,说明“神”可以直接影响“形”,决定“形”的存亡。所以在疾病诊治过程中必须重视神的作用。“心怵惕思虑,则伤神,伤神则恐惧自失,破胴脱肉,毛悴色夭,死于冬”。心困恐惧和思虑太过而伤及所藏之神,神伤则会时时恐惧,不能自主,久而大肉削瘦,毛皮憔悴,气色枯天,死亡在冬季。“天人相应”观 ,指人体生存与自然界是密切相关,人若能顺应天时,不违四时规律,了解十二经脉运行,就能明达事理,明白基本是有何而生。《黄帝内经》把人体视为自然界的组成部分,强调人的生理变化与自然界四季变化相一致。无论是治病还是养生,都离不开 “天人相应”的思想。“形神合一”、“天人相应”体现出来的是整体观,对今天的临床实践仍有指导意义。现代医学模式正由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一社会一心理医学模式过渡。《黄帝内经》的整体观,必将对医学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在心理学方面,《黄帝内经》指出心理活动是由人体产生的。认为心理活动可分属五脏,即“心藏神,肺藏魄,肝藏魂,脾藏意,肾藏志”。中医学很早就认识到心理因素可导致疾病发生,将这一类病因集中概括为情感病因。《黄帝内经》指出情感失调可诱发疾病发生加重,感情活动与五脏一一对应。如“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等。现代医学研究表明,心血管疾病如冠心病、高血压等与人体长期处于节奏快速,应激频繁,心理压力大,情绪适应不良等密切相关。这正是与《黄帝内经》的关于情感与五脏关系的论述相通。《黄帝内经》指出情感除直接损伤脏腑外,还导致其它身心病变。如“百病生于气也,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寒则气收,灵则气泄,惊则气乱,劳则气耗,思则气结”。 以人为本,《黄帝内经》十分重视心理治疗过程中的医患关系,认为病人为本,医生为标,医生应当根据病人的身心特点,去辨证施治。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会促进和提高疗效。《黄帝内经》也十分重视心理因素,通过询问病人心理状况,观察病人精气神帮助诊治疾病。《黄帝内经》说:“诊病不问其始,忧患饮食之失节,起居之过度,或伤于毒,不先言此,卒持寸口,何病能中”。诊治疾病时,应做到对病因、病史及相关情况细致了解掌握,才能有助于准确诊断治疗疾病。《黄帝内经》指出“怒伤肝,悲胜怒”,“喜伤心,恐胜喜”,“思伤脾,怒胜思”,“忧伤肺,喜胜忧”,“恐伤肾,思胜恐”,说明用一种情感去纠正相应的情感,可以调节情感过激引起的病变。 针灸疗法在《黄帝内经》也有相应记载,“神有余者写其小络之血,出血,勿之深斥,元中其大经,神气乃平”。针灸具有平复患者心理状态的作用,现代临床实践证明针灸是治疗心理疾病的常用方法。《黄帝内经》对养生学也有突出贡献,强调整体观及“防未病”,注重机机体与外界的统一,强调内外因结合养生。“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对外在的“虚邪贼风”应及时回避,保持气血阴阳平衡,“恬淡虚无”,正气内存邪不可干。《黄帝内经》认为欲望对人影响很大。“嗜欲无穷,而忧患不止,精气弛坏”,指出贪婪最终会影响健康,养生必须“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现代医学证明,适时调整心理状态,以求心理平衡,有利身心健康。关于形体锻炼,《黄帝内经》认为形与神有机相联。“独立守神,肌肉若一”,通过动形可以恰神。适应自然界阴阳之气的升降沉浮,保持自身的阴阳平衡,达到健康目的。“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夏气之应,养长之道也”,“秋气之应,养收之道也”,“冬气之应,养藏之道也” 。强调根据春夏秋冬之寒热温凉的变化适应“生气”、“长气”、“收气”、“藏气”。并且“朝则为春,日中为夏,日人为秋,夜半为冬”,一日之内阳气亦有变化,也应顺“一日四时”养生。这与现代科学“生物钟”认识不谋而合。顺时调神也是“天人相应”的观点延伸。《黄帝内经》养生思想以预防疾病为主,具有现实指导意义,是养生学有重大贡献。 此外《黄帝内经》不仅是一本深奥的中医药学著作,同时是一部经典的哲学典籍,帮助我们认识自然界与人类活动的基本规律。是中国古代医学中的朴素唯物主义哲学。不同行业的人学习可能均有不同见解。本文只是近三个月学习的一点领悟,黄帝内经博大精深,还需继续挖掘其中的精华。 签名:林宏衡 2018年01月10日 |
指导老师批阅意见: 《黄帝内经》提出了首先提出了整体观的观点。其既是一种哲学,又是中医发展的指导的思想。既把人的五脏六腑看成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的整体。又把人与外界环境变化的影响联系起来。是朴素的唯物主义观点。时至今日,亦在我们日常看病中起到指导意义。该篇学习心得很好的对此做出阐述。 签名:方坚 2018年01月15日 |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版权所有 广州数园网络有限公司技术支持 粤ICP备1306029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