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院首页
  • 联系我们
  • 网站首页
  • 工作室简介
    • 方坚教授简介
    • 方坚工作室简介
    • 工作室团队简介
    • 工作室规章制度
    • 工作室工作职责
    • 经费管理办法
  • 名医研究
    • 流派渊源
    • 学术思想
    • 经验总结
    • 经验方
    • 成才要素
    • 养生之道
    • 典型医案
      • 医案医话
      • 视频
  • 学术成就
    • 学术专著
    • 学术论文
    • 立项课题
    • 主编教材
    • 研制制剂
    • 荣誉奖项
    • 学会任职
    • 发明专利
  • 名医风采
    • 媒体报道
    • 个人剪影
    • 生活轶事
  • 弟子业绩
    • 传承弟子
    • 弟子感悟
    • 弟子研究其思想论文著作

首页 > 弟子感悟 >
林宏衡读书学习心得-2 发布时间:2020年11月23日
著作名称:《岭南骨伤科名家何竹林》
心得体会
夹板固定再骨折治疗的应用    小夹板固定是我国骨伤科发展产生的精华,是一种简便有效的治疗骨折的方法。使用得当有利于维持骨折复位后位置,早期功能锻炼。当如果使用不当,将会出现多种并发症。夹板固定的疗效关键在于适应症的选择、捆带的松紧、压垫放置等因素。何竹林先生总结了夹板固定运用在临床上常常存在的几个问题。    一、夹板长度选择    夹板长度可分为超关节与不超关节两种。不超关节小夹板外固定适用于骨干的稳定骨折,夹板长度等于或接近于骨折段肢体的长度。超关节固定适合于关节内或者关节周围的稳定骨折。    二、压垫放置    压垫的大小、厚度及形状均需要骨折部位和局部体形选择。分骨垫只能在尺桡骨骨折复位满意后放置起到维持两骨分离作用。四肢复位后,通过放置压垫以维持对位,预防成角和侧移。雅典制作必须质柔,有一定的韧性和弹性,有一定的支持力,能吸水,可散热,对皮肤无刺激。     三、松紧调节    小夹板固定需要密切观察和及时调整,当捆绑固定后,捆带在小夹板上可上下移动1cm为度。在骨折早期,夹板固定倾向于宁紧勿松,防止再次发生移位,而在后期,骨折相对稳定,肿胀消退,以致松散,需要即使调整。夹板固定后,应密切观察注意局部情况变化,如软组织肿胀,骨折再次发生移位应该及时调整。     在骨折固定后24-48小时肿胀最为厉害,之后慢慢消退。如果由于夹板固定过紧,会引起血运障碍,会导致患肢严重肿胀,皮肤发紫、发凉,需要立即松解绑带,以免肢体发生缺血性坏死。    夹板固定后,往往会影响静脉血回流,进一步加重肢体肿胀或者使得肢体肿胀消退较慢。此时可以通过抬高肢体、练习握拳、屈趾等肌肉收缩活动来促进静脉血回流,减轻肿胀。    适应症选择    夹板固定适合用于1.四肢闭合性骨折,如股骨骨折因大腿有较大的收缩力,常需要配合牵引,如片面依靠夹板的侧方挤压,则难以达到维持位置目的。2.陈旧性骨折适合手法整复的稳定性骨折。3.创面较少,伤口已愈合的骨折。    尽管小夹板操作简便,易于调整,应该范围广,但对于不稳定骨折,关节内骨折,即使手法纠正复位后,小夹板也难以维持固定,则不是夹板固定的适应症,应用不当将影响疗效。采取复位内固定、牵引等治疗方式更为适宜。    固定拆除时间    过早去除夹板可能导致骨折畸形愈合或者不愈合。一般应该使得骨折临床愈合后才能去除夹板。    年轻骨折医生在临床上应用小夹板技术固定骨折时,一定要严格把握适应证,合理选择小夹板材料,正确使用压垫,在固定后密切观察和及时调整小夹板松紧度,这样才能达到满意的治疗效果。                                     
签名:林宏衡                                      
2017年12月24日     
指导老师批阅意见:    夹板外固定是中医骨伤传统疗法之一,其价格低廉,患者接受度高,在严格掌握适应症的前提下,通过熟练、科学的手法整复,选择大小合适的夹板,后期及时的调整及适当的功能锻炼,往往预后满意。
签名:方坚                                      
 2017年12月29日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版权所有 广州数园网络有限公司技术支持 粤ICP备1306029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