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作名称:《黄帝内经》 |
心得体会 |
学习《黄帝内经》“治未病”思想“治未病”是中医预防医学思想的高度概括,也是中医学养生保健、防病治病的基本原则。该词源出《素问·四气调神大论》,原文云:“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治未病学说”的内涵可简单概括为未病先防,既病防变两个方面。“夫邪之所生也,得之饮食居处。”饮食不当是诱发疾病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如何预防饮食所致疾病的发生,就成为“治未病”的重要环节。人体生命的存在,必然依赖自然界的空气和食物,而饮食五味是保障人体及脏腑机能正常运转的主要动力之一。正如《素问·六节藏象论》所云:“天食人以五气,地食人以五味。”简明扼要的概括了饮食五味与人体的关系。以血的生化为例,“中焦受气取汁,变化而赤,是谓血”(《灵枢·决气》),“中焦……蒸津液,化其精微,上注于肺脉,乃化而为血”(《灵枢·营卫生会》),指出脾胃将人体摄入的饮食五味,经过腐熟、化生而成为水谷之精微,然后又经脾胃上奉心阳之气,从而化为具有营养周身作用的血,已达到滋养机体的作用。所以,后世才有“脾胃为后天之本”的说法。人体津液的化生,无不从饮食、五谷、五味之气而来。“神者,水谷之精气也”(《灵枢·平人绝谷》),“五味入口,藏于脾胃,味有所藏,以养五气,气和而生,津液相成,神乃自生”(《素问·六节藏象论》)。上述论述,都表明了人体与饮食五味具有深入而密切的关系。饮食五味是生命活动的基础和来源,“人以水谷为本,故人绝水谷则死”(《素问·平人气象论》),丧失了饮食五味的滋养,人体也就无法维持其正常的生命活动。“阴之所生,本在五味;阴之五宫,伤在五味。”(《素问·生气通天论》),五味饮食既可滋养脏腑,维持生命体征,又可以因其“过与不及”,而损脏伤腑,破坏人体“阴平阳秘”的平衡状态,从而导致人体疾病的发生。“治未病”在饮食五味中如何体现呢?饮食五味是人体赖以生存的根本之需,而饮食五味的“过与不及”,又成为人体致病的病因之一,即饮食五味对人体既有“滋养补益”,又有“损伤破坏”的双重作用。可见,若要治病之未始,当从节制饮食五味入手对于饮食五味的调理,《素问·生气通天论》明确提出了“谨和五味”的原则,要求人们节饮食,适嗜欲,从而取饮食五味之滋养而避其之所伤。“谨和五味”,其意是指五味的调和,也是强调饮食的样化,营养的合理搭配,以此来调节人体阴阳的平衡。如《素问·脏气法时论》云:“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以补精益气。”清代医家张志聪注释认为,“谷肉果菜皆有五气五味,宜合和而食之,无使偏盛,以补益精气。如偏食焦苦之气味,则增火化;如偏食咸腐之物,则增寒化。”基于饮食五味“各归其所喜攻”(《素问·至真要大论》)的特点,在平素或疾病过程中,饮食五味的调摄宜忌及其与五脏的关系显得尤为重要。《素问·五脏生成》说:“故心欲苦,肺欲辛,肝欲酸,脾欲甘,肾欲咸。此五味之所合也。”也就是说,五脏五味各有所宜,只有如此才能“骨正筋柔,气血以流,腠理以密,如是则骨气以精,谨道如法,长有天命。”(《素问·生气通天论》)。 签名:孔德敬 2018 年10 月 30 日 |
指导老师批阅意见(批语要有针对性和指导性,能体现指导老师的学术和水平): 学习经典的目的,不是单纯的熟读、背诵原文,而是要理解它,掌握它,通过认真总结和学习,悟出其中深意,并付诸于临床实践。而且还要在临床实践中又不断验证经典,对比反思,这样才能够有提高,即所谓“尽信书不如无书”。“饮食男女,民之大欲”饮食做为人体生命活动不可或缺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机体生命活动的根本,也是人体疾病产生的切近原因,只有做到了“谨和五味”,才能更好的做到“不治已病治未病”。 签名:方坚 2018 年11 月 30 日 |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版权所有 广州数园网络有限公司技术支持 粤ICP备13060292号